京中的百姓近来兴奋异常,原因便是听往来商贾说起了漠南使团再次入京的事。
“我听说他们带了好几大车银子要来买我们的火器!”
众人“嚯”了一声,围拢在一块儿更加热烈地讨论。
在他们身后,有三个少女悄悄离开。
“五妹,你可真厉害。”其中一个形容温婉的人的赞道另一名少女道。
若曦伸手揉了揉她的头:“好了好了,三姐你可别再没口子的夸我了。你瞧瞧我的脸皮可有没有厚上一寸。”说着,她捏住自己的脸扯了扯。
四公主跟着“唉”了一声:“五妹,我什么时候也能像你这么厉害就好了。”
“我们四姐以后可是大有可为的人,可比我厉害多了。”
三人叽叽喳喳地边说便往前走去。
正在此时,城门走进来了一队车马,车马后面都跟着一个大箱子,车辙碾过街道路面发出的是不同于寻常的沉闷的声音。
前头走的是一个满脸胡茬的彪形大汉,大汉身后是一个身型高挑,眼神坚毅的青年。四公主突然将眼神凝在他的身上,直到青年下马进入了驿馆内才收回目光。
若曦若有所察,转头看了那个青年一眼:喀尔喀部落的小王爷多尔济,也是史书所载的四公主的驸马。
她心头暗笑:难道上天注定的夫妻,这才一见便钟情?
三人直在宫外玩到夜色降临才回宫。
夜晚的养心殿,少女被男人抱坐在腿上,将白天的事絮絮叨叨地说给他听。
她本以为这只是四公主好不容易冒出来的小女儿心思,可谁知数日之后,她便认识到了终究还是自己低估了这个后来“海蚌公主”。
漠南的联合使团是在第二日进京的,这一次他们的态度远比上一次入京要谦虚谨慎得多。京中不只是朝堂上的朝臣,就连普通的百姓都看得分明。
这让他们更加体会到了一个国家强盛所给子民带了的变化。这段时间,大清上下的民心凝聚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从前或许民间还有一些人对大清存有不认同的感觉,经此一事之后也对大清有了更深的归属和荣誉感。
康熙按照原来的计划将大清不用的火器卖给了此次来的漠南的几个部落,且只要大清把握好这个优势,就能一直在这场无声的较量中占据上风。
蒙古部落逐水而居,开放边关互市保证他们的基本生活能让他们部分依赖大清。可若是没有强大的兵力以作支撑,那这些原本依靠大清而活的人定会化身为贪婪的野狼,最终挑起边疆兵祸。
可有了现在武器上的制裁,至少百年内他们都只能彻底依附大清。
漠南的使团奉上真金白银,拿到了康熙的承诺,各自心满意足的离宫回了驿馆。
“万岁爷,四公主求见。”
康熙疑惑地看了若曦一眼,见她也不知道原因便道:“让她进来吧。”
四公主脚步坚定,不卑不亢地道:“皇阿玛,儿臣想请您赐婚,儿臣想嫁给喀尔喀部的多尔济。”
康熙有些惊讶:“你可知道皇阿玛已经下旨,咱们大清的公主可以完全不必嫁往蒙古和亲。”
“儿臣知道!”
“那你为何还……?”
“正是因为知道,儿臣才要请旨嫁给多尔济。”四公主继续道:“儿臣知道,皇阿玛您和朝中诸位大臣好不容易为我大清赢来了如今的大好局面,为的就是让我大清永远是天朝上国,实现真正的万国来朝。”
她的目光更加坚决:“所以,儿臣此次请嫁便是一个绝佳的,真正让蒙古部落归心的机会。”
“您在武器上制裁漠南诸部,又未将准葛尔赶尽杀绝是给了他们一棍子,而现在他们又必须花费无数的银子才能换来赖以生存的武器。他们或许行动上屈服,但内心定有怨言。可若是这时,大清的一位公主愿意下嫁蒙古,那便是给了他们一颗甜枣。”
“他们,乃至天下所有人都会折服于我上国气魄。”
康熙震动不已,半晌方才开口道:“可皇阿玛希望你们嫁的是自己的心悦之人。”
岂料四公主却是不屑一笑:“男女之情那种东西,儿臣可不在乎。儿臣贵为一国公主,自然也要为自己的子民,为这个国家做些什么,才能配称公主之尊。”
男人欣慰一笑,但到底关系亲女的终身幸福,他虽然知道她说得有理,但这也并不是唯一途径,是以道:“你的心意朕都知道了,但朕不能下这个旨。大清也不需要牺牲公主才能换来长治久安。”
四公主知道此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也不急于这一时。她此次求见也只是为了让皇阿玛知道她的想法而已。
晚间此事就被康熙说给了若曦听。
“她当真这么说?”
康熙叹了口气:“是啊……朕不是个好阿玛。朕的孩子众多,可朕好像都没有把他们教好……”
他显然是想到了什么。
大阿哥和太子一心